铁罗汉茶属乌龙茶类,创制于清乾隆年间,产于闽北“秀甲东南”的名山武夷,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内山(岩山),生长在岩缝之中。铁罗汉外形条索紧结,色泽绿褐鲜润,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,叶片红绿相间。
历史由来
“铁罗汉”自从清乾隆四十六年(公元1782年)问世,已经二百余载了。当时,晋江衙口有一位姓施的商人,有一次,他发现武夷山慧苑岩石崖上长着一株高大的树在云雾缈中状如罗汉,他采摘该树的嫩叶经过精心熔制,制出来的铁罗汉叶,韵味特别香醇,便取名为“铁罗汉”。
清代周亮工《闽铁罗汉曲》云:“雨前虽好但嫌新,火气未除莫接唇,藏得深红三倍价,家家卖弄隔年陈。” 连横(雅堂文集)亦云:“新铁罗汉滑而无骨,旧铁罗汉浓而少芬,必新旧合拼,色味得宜,嗅之而香,吸之而甘,虽历数时,芳流齿颊,方为上品。”
工序品质
每年春天,采摘3-4叶开面新梢,采制技术与其他岩茶相类似,只不过更加精细而已。铁罗汉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,香高而持久、岩韵明显。